之前跟大家介绍《爱死机》的时候,因为针对作品提出了异议,部分朋友表示不开心了。
人家的创意明明很好嘛,为什么会看不到呢?
它当然好,只是还不够。
就像我之前说的,抛开技术环节的优势,这部作品的立意其实是不错的。
多元的叙事模式和表现方法,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它的观赏性和娱乐性。
问题在于,篇幅和作者的主观差异,导致这部动画在创意层面的良莠不齐,也是不争的事实。
而这个时候,板块化的创作暴露出来的缺陷就很明显了:
没有贯通的叙事链,一旦独立的板块水准下降,就会影响到整体质量。
而说到整体质量跟创意,有一部动画不得不提。
因为过于优秀,有人说它的每一集都是神作。
妄想代理人
Paranoia Agent
制作这部动画的不是别人,正是有着“造梦师”之称的日本已故动画大师,今敏。
如今,他已经离开了我们将近10年。
提起他的作品,看过的人肯定会用“想象力爆棚”来形容。
尽管在世时只推出过4部电影长片,但部部经典。
相较之下,他的过早离开不禁让人惋惜。
对于死亡,今敏看得比较开。
在他的随笔集《我的造梦之路》中,他曾写到:
比起羞耻地活在世上,不如痛快去死。
这种不将就不凑活的态度,贯穿到他的每一部作品之中。
要做,就做能被世人记住的精品,要么就干脆不做。
如果你看过今敏的全部电影,肯定会注意到上面这张图存在的“异样”——
有些角色你并不认识。
一个是桌上的狗仔布偶,另一个就是最右边戴鸭舌帽的棒球少年和身后的女孩。
这几个角色,正是出自今敏唯一的TV番作品,也就是今天要讲到的《妄想代言人》。
谈起这部作品的创作动机,今敏坦言,实际上它更像是一次“废物利用”。
因为种种原因在前作里被放弃的点子,今敏决定用另一种方式进行呈现。
TV番,给了他完成这个心愿的舞台。
通过这次创作,也能看到其对两年之后(2006)的《红辣椒》产生的影响。
比如在表现角色从深层意识回到现实的段落里,二者的表现手法几乎如出一辙,只不过形式上略有差异。
更巧的是,今敏在两部作品里都选择了用警察一角,来打破虚幻和现实的界限。
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妄想代言人》未尝不是今敏的一次实验。
虽然预算有限,但实验成功颇丰。
如果创意的二度利用是他的出发点,
利用作品反映现实,则是《妄想代言人》的终极追求。
在《妄想代言人》的幕后访谈中,今敏表示,生活中人们习惯用借口逃避现实的现象,是非常值得反思的。
为此,他举了一个“小孩喜欢谎称肚子痛以逃避上学”的例子,来佐证现实中无处不在的推脱之辞。
如何还原这种习以为常而不觉其害的思维,并进而引发更深的内涵主题,就成为贯穿《妄想代言人》的全部主题。
在今敏的作品中,他喜欢制造一种出其不意的叙事方式,来颠覆观众对事物的既定认知。
意识流是今敏非常喜欢的表现手法
《妄想代言人》中,这样的叙事模式同样存在。
在故事开场那诡异的OP(片头曲)里,导演实际上就已经埋下一些对照故事主线的讯息。
看完整集再来回看这段OP,其实能深深感受到导演的讽刺寓意。
人人洋溢的笑脸,并不代表他们真的快乐。
《妄想代言人》看似超现实的故事,内里却包含着相当现实主义的命题。
整部动画,大致可以分为8集前和8集后两部分来看。
在前8集,故事主要围绕“棒球少年袭人事件”展开。
被袭击者,有创作出高人气玩偶的设计师,
有成绩优良的小学生,
有患有精神分裂的家庭教师,
还有喜欢嫖娼的警察和打探八卦的小报记者。
冥冥之中,他们或直接或间接地被关联在了一起。
在一个特定时间内,这些人都成为了棒球少年袭击的对象。
共同点在于,在说出了自己的遇袭经历后,他们都无一例外如释重负。
然而负责调查的警察,并不知道背后的原因。
正当警察被杂乱的线索搞得毫无头绪,“凶手”却浮出水面。
一位自称是制造这起混乱的少年被警察缉拿归案。
按他的说法,自己是为了和被心魔附身的人决斗,才制造了这一系列伤人事件。
不过他的谎言很快被揭穿,因为球棒伤人事件仍在继续。
随着故事推进,观众会发现冒牌少年口中的“心魔”所言非虚。
因为剧中的每个被袭者,都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
比如那位精神分裂的家庭教师,她就长时间受到自己疾病的困扰。
双重人格让她一直在“白天是人民教师,晚上是夜店妓女”的状态中煎熬。
男友的求婚,加剧了她的焦虑。
而因焦虑激发的第二人格,很快让她回落到此前尝试摆脱的堕落境地。
看到后来你会发现,棒球少年袭击的,几乎无一例外是这类拥有心魔之人。
他们要么因为自己的欲望陷入烦恼,要么被外来因素折磨得意志消沉。
总之,但凡出现意志上的软弱,或者行为背后包含复杂的欲念,都会成为被袭击的对象。
而正当你跟着案件一步步推导,渴望找到真凶时,第8集的视角随之一转。
故事不再跟随案件推进,取而代之的是很多看似无关的支线情节。
比如寻求自杀的老中青三人组,
无聊时扎堆八卦别人家私事的欧巴桑,
以及陷入困境的动画制作小组。
这些看似和主线毫不相关的分支情节,实际上和前面8集探讨的内容有异曲同工之妙。
今敏尝试在这些分支中,向我们展现不同人所面临的困境。
而他的观点也随着剧情推进昭然若揭:
问题不在于困境本身,而在于你如何解决这些困境。
剧中人物正因为迟迟无法面对这些困境,才让自己身陷囹圄,被少年攻击。
面对困难,人们很容易形成一种推卸心理,以图让自己获得最大的安全感。
长此以往,人人都习惯把问题归咎于别人,问题仍旧留在原地,甚至恶化。
这种心理,在当今已经不是一小部分人的问题,而是蔓延到了整个人类社会。
于是故事中,所谓的“棒球少年”并不是真实存在的角色,而是成为一种名为“逃避”的具象化象征。
遇到问题,只要让幻想的少年把我敲晕,问题就没有了。
可能吗?
意志坚定的人并不会挨打
带着这样的逻辑,今敏用两种意象反映了人类的逃避现状。
一种,是如“棒球少年”这样,通过臆想把自己伪装成弱者,从而达到免责目的;
另一种,是利用布偶制造的甜美幻想,让人陷入虚假狂欢,从而逃避现实对自己的伤害。
二者殊途同归。
这也是为什么剧中的明眼人,会将布偶和棒球少年画上等号的原因。
因为它们或主观或客观地麻痹了人对现实的感知,本质上,都是在帮助后者跳进理想的乌托邦。
早在上世纪日本泡沫经济解体之际,就已经有人注意到这种“错不在我,在全世界”的中二心理。
于是也才有了后来创作出来的,象征无作为鼻祖的碇真嗣(《EVA》)的出现。
这个角色身上反映的,正是那个年代彷徨而不知所措的年轻人形象。
随后的自闭情节,简直就是对日本现实社会中尼特族、御宅族的绝妙隐喻。
《妄想代理人》用环环相扣却又超脱常理的叙事手法,把“要不要逃避现实”这个议题阐述得淋漓尽致。
当中既有对人类的灵活拷问,也有对社会现象的锐利抨击。
如今大师已去,片中反映的问题,正如它的结尾一样,形成一个无法破解的死循环,至今仍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
现实中遇到的问题不会自行消退,答案,永远在行进中找寻。
到底是被球棒一击必杀当一辈子懦夫,还是勇敢面对球棒当5秒真男人。
一切,取决于你。
近 期 热 点
明星八卦网为大家提供, 明星娱乐八卦新闻, 明星绯闻,影视资讯,音乐资讯,八卦爆料, 娱乐视频等
2018-04-04明星八卦网为大家提供, 明星娱乐八卦新闻, 明星绯闻,影视资讯,音乐资讯,八卦爆料, 娱乐视频等
2018-04-04明星八卦网为大家提供, 明星娱乐八卦新闻, 明星绯闻,影视资讯,音乐资讯,八卦爆料, 娱乐视频等
2018-04-04明星八卦网为大家提供, 明星娱乐八卦新闻, 明星绯闻,影视资讯,音乐资讯,八卦爆料, 娱乐视频等
2018-04-04明星八卦网为大家提供, 明星娱乐八卦新闻, 明星绯闻,影视资讯,音乐资讯,八卦爆料, 娱乐视频等
2018-04-04明星八卦网为大家提供, 明星娱乐八卦新闻, 明星绯闻,影视资讯,音乐资讯,八卦爆料, 娱乐视频等
2018-04-04明星八卦网为大家提供, 明星娱乐八卦新闻, 明星绯闻,影视资讯,音乐资讯,八卦爆料, 娱乐视频等
2018-04-04明星八卦网为大家提供, 明星娱乐八卦新闻, 明星绯闻,影视资讯,音乐资讯,八卦爆料, 娱乐视频等
2018-04-04驻悉尼总领馆要求澳警方核实高云翔性侵相关情况
Manish Arora携手张柏芝启动全新跨界
《猫与桃花源》再曝父子版海报预告,上演肥猫老爸毯子萌趣寻仔记
中国著名原创歌手李松洋新歌《怪噜饭》历时6个月即将上线
融萃天然 呈现自然美丽状态——泰国品牌SNAILWHITE施妮薇
等等吐槽邓超天天在家睡懒觉 邓超:父爱如山
偶像练习生同款iReal耳机上线,3月31日爱奇艺商城限量预售
全程高燃!热血时刻就上QQ音乐get√《热血街舞团》BGM
奥斯卡影后小金人遭窃 小偷大方拍照发脸书被捕
微博重新关注张韶涵 网友:张韶涵躺枪,梁静茹受伤
《人生若如初相见》吕佳容于波组“鲤鱼夫妇”
34岁艾薇儿似有新欢 牵手神秘男热拥超甜蜜